
1月9日晚,河北梆子实验戏剧《牺牲》在省会人民会堂精彩上演。
邢生新摄
本报讯(记者刘燕)1月9日,由河北艺术职业学院创排的河北梆子实验戏剧《牺牲》在省会人民会堂首演。婉转激昂的唱腔、动人心弦的剧情、为理想而歌的信念……由梅花奖获得者彭蕙蘅饰演的杨开慧成为了河北梆子戏剧舞台上的又一新形象。
唱响震撼心灵的理想赞歌
“无意中,我看到了一篇关于杨开慧的报告文学,它一下子抓住了我。这是一个怎样的女子?面对死亡,她始终坚守着信仰。”彭蕙蘅介绍,在被杨开慧的英雄事迹深深感动的同时,她认定这个故事与河北梆子很契合,“我一直在想,河北梆子要多些现代戏,杨开慧的革命故事悲壮昂扬,跟河北梆子的气质很吻合。”
短短90分钟,杨开慧牺牲前在狱中的感人故事被生动地演绎出来。“该剧通过对杨开慧的英雄人格、母性人格、女性人格等不同人格侧面的刻画,展开爱恨与情仇、坚守与放弃、灵魂与肉体、理想与现实的戏剧冲突。剧中,杨开慧与毛泽东伟大而深刻的爱情得以充分展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一步一步走向胜利的历史必然不言自明。”河北艺术职业学院院长庞彦强认为,该剧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穿透力,让广大观众更加全面深刻地了解认识革命的艰难曲折,从革命先烈的奋斗牺牲中得到精神的洗礼。
“该剧努力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立足戏剧本体,风格简洁写意,不搞大创作、大场面,努力做到以简驭繁、言简意赅。”著名剧作家、该剧编剧刘兴会表示,他很喜欢把人物放在极端的环境中去塑造,在极端环境中,人性的善和恶表现得更加真实透彻。
“这次演出,特别安排了大学生专场,我们要让更多年轻人知道,什么是信仰的力量。”河北艺术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延凤宇表示,今年,恰逢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和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他们会带着这部戏走进更多高校,演给更多年轻人看。
倾心打造河北梆子精品力作
“泪水浸润的60天,吃着速效救心丸的60天,终生难忘的60天。”彭蕙蘅不久前在朋友圈写下这样的话。据介绍,该剧于2014年10月开始剧本创作,历经8稿的修改提升,在完成舞美、灯光、服装、音乐唱腔等前期创作后,于去年11月16日正式投入排练。
剧中,彭蕙蘅的戏份占到了近九成,仅唱段就有8段,其中最长的唱段有12分钟。为此彭蕙蘅做足了功课,排练伊始她就剪去留了多年的长发,每天梳着齐刘海的五四头、穿着白旗袍出现在排练场。“我希望走入角色内心,贴合人物的灵魂,不断地去找、去寻、去摸。如果还留着时尚发型,穿着牛仔裤,怎么能找到感觉。”彭蕙蘅这样说。
除了彭蕙蘅担纲主演外,雷保春、刘海军等河北梆子名家加盟演出,共同演绎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作为一部实验戏剧,该剧在舞台表现手法上进行了不少创新。比如,剧中杨开慧身处的牢房在舞台上并没有实景呈现。“传承弘扬传统戏曲,我们希望在坚持传统精髓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上海京剧院一级导演、中国戏曲导演协会理事王青受邀执导该剧,她介绍,为了追求视觉隐喻,该剧利用三块投影幕布制造舞台空间,演出中,通过投影仪在幕布上呈现血痕等影像,这种表现手法,在当今国内戏曲舞台极为少见。
“这是继成功创排河北梆子《孟姜女》之后,河北艺术职业学院集聚国内顶级创作团队打造的又一部精品力作。”河北艺术职业学院党委书记赵宗更介绍,该剧的创排是河北艺术职业学院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实践教、学、演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实现课堂教学、艺术创作、舞台实践、市场检验有效对接的生动实践,将进一步提升该院人才培养水平和服务我省文化建设的能力。据介绍,河北梆子实验戏剧《牺牲》随后将在我省各地进行巡演。
链接:http://hbrb.hebnews.cn/html/2016-01/14/content_834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