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图片新闻 >> 正文

河北梆子《孟姜女》首演成功

来源:zhaowei | 作者:河北艺术职业学院 | 发布时间:2013-09-30 | 栏目:图片新闻 | 点击:

9月26日、27日晚,我院倾力打造的河北梆子《孟姜女》在石家庄人民会堂唯美亮相。两场公演场场爆满,梅花奖得主彭蕙蘅、雷保春倾情演绎,高亢激越的梆子唱腔、空灵诗意的舞台呈现、传统与现代艺术的完美结合,令观众充分领略了河北梆子的艺术魅力,被专家评为“河北近年来少有的河北梆子大戏”。

 

   舞台上没有恢弘的LED大屏幕、没有变化莫测的高级灯光置景、没有繁杂的道具布景,只是简单的一幅山水画,两幅长城板型,十六把椅子……,简洁空灵的道具和几片背景营造出写意的效果,十六位女演员时而站立歌唱,时而进入舞台表演,时而充当道具或背景,随着她们的歌唱或舞蹈而划分场景、推动剧情,在有限的舞台空间里创造出富于震撼力的无限戏剧场景。
   而随着梅花奖得主、领衔主演彭蕙蘅及河北梆子艺术名家雷宝春、陈宝成、常春生的依序登场、倾情演绎,现场不时爆发出热烈而持续的掌声,他们的每一句唱腔、每一个身段都把传统绝活表现的炉火纯青,恰如其分地传达着剧中人物真实的思想感情,寓情于腔,含泪于情,其声悲咽,其情充沛,充分体现了河北梆子“慷慨悲壮”的艺术灵魂和字正腔美的传统韵律。
   全剧以孟姜女的情感发展为线索,分为“春梦”、“夏怨”、“秋思”、“冬祭”四大幕,并用民间歌谣“四季歌”作为主体贯穿全剧,孟姜女和范喜良在春季的期盼中完婚,在盛夏的烈日下断魂,在寒秋的孤灯下缝制寒衣,在严冬的风雪中寻找爱人的踪迹……人物命运的“四季”与四季歌的变化凸显对应出来,同时在长城的背景下,该剧还以一个以劳工为主体的长城劳作之歌突出人物命运和当时的时代背景的冲突,在命运的四季歌与劳工的命运曲交替回旋中展现出孟姜女与范喜良悲凉的爱情故事。

   全剧两小时零二十分钟的演出,从头看到完没有人离席,演出结束后全场观众起立报以热烈的掌声,演员谢幕时,许多观众纷纷上台与演员合影留念,久久不愿离去。
   专程应邀来到演出现场的戏剧专家也对该剧给予了较高评价,原北京人艺院长刘锦云认为《孟姜女》的成功体现在了孟姜女形象的魅力,该剧中孟姜女这一人物的塑造充分展示出了她丰富的内心情感,其性格之美、灵魂之美感染观众、震撼观众,激发无限的艺术想象;原《中国戏剧》副主编安志强先生则形容全剧为“一幅流动的画面,唱念做舞有机结合,学校充分发挥了院团所不具备的优势,充分保留了传统舞台艺术的精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马也赞叹道:“该戏真是要什么有什么,把河北梆子剧种的传统绝活挖掘到了极致,演员的每一个唱腔、身段、动作都到了极致,哭一二三、二六板、反调、哭板、尖板……这出戏基本上把河北梆子所有的板式都运用上了,而且演员的内心体验、技术技巧与剧情相融合的恰到好处”;中国剧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崔伟评价该剧:在艺术上的感觉非常好,实现了独有艺术风格与鲜明人物情感的结合,演员在表演上的慧性、节奏感的把握也可圈可点,是河北几年来少有的大戏。

   该剧由学院集聚国内顶级创作团队倾力打造,力邀梅花奖获得者、天津歌舞剧院副院长张曼君出任导演,国家一级编剧杨舒棠任编剧,历经了多年筹备,两次创排,剧本数易其稿,排练精益求精,汇聚了包括两位梅花奖获得者在内的河北梆子艺术名家。其中,第十三届中国戏曲梅花奖获得者、河北梆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我院戏剧系主任彭蕙蘅领衔主演,戏剧系学生近80人组成演出班底,文化管理系学生组成运营团队,演出票房收入可观。
   据了解,按照创排计划,本次首演结束后,该剧将展开国内主要城市和国际舞台巡演,努力打造河北省最具规模和品质的国际旅游文化项目,培树河北文化形象。同时学院也将进一步组织专家研讨,继续打磨,力求将《孟姜女》一剧打造为一部富有燕赵风韵和鲜明时代特征的精品佳作,打造成河北梆子剧种的经典剧目、传世之作。

上一条:我院迎来新一轮评估工作
下一条:新编原创河北梆子《孟姜女》将唯美亮相

关闭

  • 推荐文章
  • 热点文章
    暂无该类文章
图片新闻
学院图书馆组... 我院教师参加...
我院教师参加... 评估专家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