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 的精神,根据新一轮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有关要求,现就我院组织实施说专业制定如下意见:
一、说专业的目的
说专业是由专业建设负责人围绕专业建设的整体思路,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核心,面向专家、教师和学生系统介绍专业设置与调整、课程体系开发、教学资源建设等情况,是一种教学交流与研究活动方式。通过说专业要达到以下目的:
(一)进一步提升全体教师高职教育理念,改进和完善专业培养方案与实施计划,促进专业教学和专业内涵建设。
(二)帮助专业建设团队进一步理清专业建设思路和举措,探讨专业建设的方式方法,强化专业建设特色。
(三)帮助任课教师准确把握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思路和对课程教学的具体要求,明晰所承担课程在专业培养中的地位,更好地实施课程教学活动。
(四)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本专业的培养计划和相关要求,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二、说专业的基本思路
说专业是专业建设的设计、改革思路和成绩。其思路线索如下:
市场调研——专业定位——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培养规格——专业培养标准——专业培养模式(校企合一;产学研相结合)——培养途径(寻找途径与方式)——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核心、课程体系)——实施保障(“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实训条件、质量保障系统、自主学习环境——网络课程、图书馆藏书、阅览室等)——专业特色——社会服务
三、说专业的核心内容
(一)专业设置背景
说明专业设置背景,包括产业背景、行业企业发展现状、地方经济发展现状、专业人才需求分析等。
(二)专业培养目标
说明在深入调研基础上确定就业所面向的岗位和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培养目标包括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等各方面的培养要求等。
(三)课程体系
说明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和开发过程,包括专业面向岗位及岗位群分析、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岗位要求的职业能力及素质要求分析等;重点说明课程体系的框架结构,包括专业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分析课程体系对培养目标的支撑作用;说明根据人才需求调研分析对课程方案的调整情况等。
(四)专业教学改革
说明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特色,包括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等;说明提高学生职业素质能力等采取的培养措施;说明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行的重点改革。
(五)专业教学资源
说明专业的教学资源建设情况,包括网络资源、视频资源、实物资源以及教材教参、课程标准、教师和学生手册、课件、教学案例等纸质和电子教学资源。
(六)专业教学团队
说明教团队的构成情况,包括校内专任教师的职称结构、梯队结构、双师素质教师比例等;说明对专业带头人及专任教师采取的针对性培养措施,包括下企业实践、参加培训、承担企业社会服务项目、承担教学研究项目等;说明校外兼职教师参与专业建设的情况及校外兼职教师的管理措施;说明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成果,包括面向企业培训、社会服务、承担科研项目等。
(七)实践教学条件
说明与专业配套的校内实训环境建设情况,包括设备情况、软件情况、开设实训项目及实训课程情况;说明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和利用情况;说明实践教学配套管理情况,包括实践教学管理制度、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
(八)人才培养效果
说明专业学生职业能力、考取双证书、参加职业技能竞赛、学生就业质量、毕业生跟踪、用人单位信息反馈等情况。
(九)专业建设体会
说明专业建设过程中的经验、存在的不足;针对不足说明下一步建设思路。
四、相关要求
(一)各系部要高度重视,建立以系主任为第一责任人、专业建设负责人为具体责任人的责任制度,强化组织、形成合力,将说专业作为常规教学活动加以落实。各系部除根据需要自行安排说专业外,必须在以下环节中组织说专业活动:
1.面向专家说专业的环节
(1)专业建设过程中的专业论证;(2)新增专业申报;(3)专业培养方案重大调整;(4)专业建设负责人调整。
2.面向本专业教学团队说专业的环节
(1)专业培养方案实施前;(2)教学团队中增加新成员。
3.面向学生说专业的环节
(1)新生入学专业教育。
(二)说专业要讲求实效,针对不同对象选择说专业的内容。
1.面向专家说专业要全面,要对上述九个方面的内容全部阐述清楚。
2.面向本专业教学团队说专业要重点突出专业设置背景、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专业教学改革的要求等。
3.面向学生说专业要重点突出专业设置背景、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对学生的学习要求等。
(三)说专业的说案要由专业建设负责人组织专业建设团队成员共同研讨形成并报系主任审核后,由专业建设负责人说专业。
(四)各系部要做好说专业活动记录与总结,并及时报教务处备案。专业建设负责人要在每学年末将说案和教学研讨形成的专业建设实施意见报教务处,学院将其作为专业建设负责人考核的参考依据。
五、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执行,由教务处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