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集团资讯 | 集团动态 | 正文
河北艺术职业学院举办2022年传统戏剧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班(蔚县秧歌戏)结业仪式暨汇报演出
作者:     时间:2023-03-29     资料来源:      浏览次数:

3月28日,由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主办,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承办,河北艺术职业学院执行的2022年传统戏剧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班(蔚县秧歌戏)结业仪式暨汇报演出在河北省京剧艺术研究院剧场隆重举行。学院党委书记赵宗更,河北省文化厅原副厅长李建华,学院副院长金暄,河北省京剧艺术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李平芳,学院党委委员、社会教育部主任马海峰,教学督导、研培项目总顾问李建锁,蔚县文化和旅游局党委书记耿雪峰,河北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秦皇岛小海燕评剧团团长高茂强,蔚县秧歌演艺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段俊敏和部分授课专家、学者,以及河北广播电视台《梨园风》节目制作人卢玲等省会有关新闻媒体、戏曲工作者、爱好者与学院部分师生一同全程观看了汇报演出。

结业仪式上,赵宗更书记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顺应时代潮流、回应人民要求、把握历史主动,鲜明提出坚定文化自信并将其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坚定文化自信包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蔚县秧歌戏作为优秀传统文化,明清时期就已经广为流传。剧团传承发展这一经典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应该感到很自信,很骄傲,很光荣,在这个自信基础上勇担使命。研修过程中,年过八旬的老艺术家在课堂上依然充满激情,还将自己珍藏的虎头靴拿给大家练功,用实际行动将河艺“爱生如子、爱校如家、爱艺如命”的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感恩老师们为我省戏曲事业的传承与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希望全体学员坚定文化自信,坚定对自己选择的事业的自信,坚定艺术理想,为戏曲事业繁荣发展做出贡献。这是一项阳光的、充满希望的事业,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讲也是一个充满希望与梦想的远征。

原河北省文化厅副厅长李建华指出,学员们通过为期一个月的培训,取得了丰硕成果,进步很大。希望学员们继续发扬勤学苦练的精神,把基本功练扎实,同时要学习老一辈艺术家的艺德,做德艺双馨的艺术工作者。

金暄副院长在演出开始前致辞。她强调,本次研修克服种种困难,硬是把原定的80节的剧目课上到了100多节,还特邀省内最好的伴奏乐队,使培训真正达到了“强基础、增学养、拓眼界”的目的,有效增强了剧种传承活力。活动不仅开启了学院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蔚县秧歌戏的传承和保护工作,更为河艺与蔚县秧歌演艺有限责任公司在校企合作方面树立了新的里程碑。

本次是学院组织开展的第13期传统戏剧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班,从2月29日开始,招收了我省张家口市蔚县秧歌戏非遗传承人群和骨干演员23人。开班以来,在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的指导下,河北艺术职业学院培训项目组针对蔚县秧歌戏的传承现状及学员专业基础,立足实际进行了课程设置和培训各项工作安排,以中国传统戏曲基础知识和戏曲专业基础能力为主要内容,采取课堂教学、优秀剧目赏析、经典剧目复排等教学形式,邀请了众多传统戏曲艺术名师和专家学者为学员授课,为学员提供了交流的平台,拓展了眼界,提升了学员的专业技能和艺术素养,有效的增强了非遗剧种及基层剧团传承活力。

在省京剧院舞台上,学员们倾情奉献了一出出经过名师点拨的拿手好戏:晋剧(移植)《吴汉杀妻》、昆曲《挡马》、京剧《失子惊疯》、武戏《盘肠战》、蔚县秧歌戏《雏凤凌空》选段、身段把子展示……精湛娴熟的表演技巧获得现场观众此起彼伏的喝彩和阵阵掌声。

演出的圆满结束是非遗传承工作的新起点。河北艺术职业学院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切实发挥学院作为河北省非遗传播基地的平台作用,更加科学、扎实地做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工作,为河北地方戏曲发展和文化强省建设,为我省艺术人才教育与培养多作贡献。